2017年手机行业一场全面战争——屏幕之战
   来源:男人志     2017年10月30日 14:12

如果说2016年还是手机双摄的普及之战,时间来到2017年,竞争内容则已经换成了更加基础也更考验技术实力的屏幕之战。这场战争的胜负则关系着未来智能手机将以何种形态出现在我们生活中。

从智能手机诞生以来,手机的屏幕便是最为基本的构成要素。而最考验技术实力的也恰恰是屏幕,数年来手机屏幕除了分辨率大幅提高外,并无太多突破性变革,而直到今年,手机屏幕大战才真正全面爆发,从曲面屏,全屏幕,折叠屏到裸眼3D屏,每一项技术都有可能改变手机格局。

曲面屏时期三星一家独大

近几年来,手机屏幕第一次给人带来一丝惊喜还是在三星推出曲面屏的edge手机开始,告别了以往的一马平川,手机屏幕在边缘处有了美妙的弯曲,第一次人们开始发现三星的黑科技。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三星的一项屏幕技术,屏幕技术不仅可以给手机产品带来焕然一新的体验,还可以极大的提高公众对企业的科技好感。2017年三星S8以全面屏与双曲面再一次惊艳世人。目前虽然不少手机厂商也眼馋三星的曲面屏与全面屏,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三星一家独大掌握着OLED的屏幕技术,同时又是手机行业的大玩家,同为竞争对手,其他手机厂商并不能完全将手机产品的重要配件依赖于对手。

全面屏开启百家争鸣时代

近两个月时间,几乎所有主流手机品牌都推出了“全面屏”手机,很多厂商甚至在发布会和社交平台上开启了“互撕”模式。目前大多数手机厂商都发布了自家的全面屏旗舰手机,华为甚至抢先将全面屏手机杀到千元机领域,国庆假期刚结束,华为就在西按发布了全面屏千元手机荣耀畅玩7X,而近期工信部也曝光了小米的红米千元机全面屏、360的全面屏手机,可以预料的是,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国内手机行业势必出现全面屏手机井喷发布时期,全面屏将很快从高端到中低端遍地开花。

然而,关于全面屏手机的争议也从未消失,一个最直白的问题是,18:9的屏幕真的是全面屏吗?市场上的全面屏手机且不说上下巴,手机屏幕领域就算真正实现全面屏技术,手机的体验就真的好吗?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高频率使用的数码产品,手机平均与人在一起的时间超过了8个小时,手机正面全是屏幕意味着将牺牲许多目前已有的功能,指纹识别、前置摄像头、听筒、操作键等等,2017年的全面屏还有太多不完全之处,也许下一年才是真正普及时期,然而,激烈的屏幕竞争下,其他技术会给全面屏喘息的机会吗?

折叠屏能否抢占高地?

然而就在手机全面屏才刚刚开始普及的时候,另一种新屏幕形态手机出现了。目前,从苹果三星到中兴华为,各种可折叠手机即将发布或者正在研发的消息已经流出,前三星手机工程师戈蓝便在微博上透露,2018年将会是折叠屏的时代。而就在前不久中兴刚刚发布了最新款手机——AXON M。这款手机拥有两个屏幕和一个中央铰链,可以让它折成两半。而也有消息称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曾在华为mate10全球发布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华为正在开发一款可折叠手机。

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可折叠手机要实现的难度还是非常大,从当前来看,可折叠手机可能不是一个好主意,而且可折叠手机的主要创新都集中于屏幕上,在屏幕技术领域,又要回到三星手中,要将屏幕做成可折叠,无疑更为轻薄的OLED优势最大,能实现较为理想的曲面和可折叠屏幕。而在OLED屏幕领域,基本上是被三星垄断了。

柔性屏蓄势待发

能够卷的手机常在科幻片中出现,而柔性屏的诞生,使人们看到了屏幕的柔软性。目前柔性屏对为OLED显示屏,因为OLED备柔性轻薄、颜色亮丽、响应迅速等优点。目前,三星垄断了全球移动设备OLED市场95%以上的份额。 从短期技术上来说,整个行业还有有瓶颈,不过这并不能阻挡屏幕厂商对柔性屏的追逐,各大公司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产业布局。国内如京东方、柔宇科技等公司正在快速追赶,相信柔性屏在中国面板产业将很快崛起。根据群智咨询的数据,2016年柔性OLED手机出货约5000万部,而到2022年,预测出货量将达到7.2亿部,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6%,柔性屏的趋势不可小看。

裸眼3D最接近未来

就在全面屏和折叠屏争夺人们眼球的时候,有一个屏幕技术已经悄然而至,更确切的说是在厚积薄发,裸眼3D显示技术无需用户使用3D眼镜,裸眼情况下便可以看到逼真的3D画面、与其他手机屏幕在外形的变化不同,裸眼3D屏幕直接在视觉体验上实现革命性的突破。

而最为关键的是,不同于曲面屏和全面屏技术被三星掌握,裸眼3D技术是目前国内厂商唯一掌握核心技术的屏幕技术,例如康得新、超多维、万维等公司,对于这些屏幕上有产业公司,国内手机行业恰恰可以放心的去研发和推广,甚至是三星在裸眼3D领域也与国内公司合作,10月26日三星在京东苏宁上线了一款与国内裸眼3D公司合作的笔记本。随着裸眼3D技术的不断成熟,接下来的屏幕技术较量,现在说全面屏与折叠屏未免有些太心急,且静观这场屏幕之战。